【经验分享】《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慕课的建与用
发布时间:2020-02-17  阅读 次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是2015年开始开设的本科人文通识课程,目前共开设五次,课堂教学由卜师霞、凌丽君、董婧宸三位老师主讲。2019年秋季学期,本课程录制慕课上线,王宁先生和孟琢老师也作为主讲教师讲授了本课程。在慕课上线的同时,我们将2019年秋季学期的课程申请开设为MOOC+SPOC模式的反转课堂。以下我们就谈谈线上和线下课程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慕课的录制,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上线,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一些不同——传统课堂上,课堂时间是四十五分钟,台下可以有学生,也不妨多一点临时的提问和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慕课的课堂,每一讲只有十分钟到十五分钟,面对的是录制的摄像机,暂时还无法知道学生的课堂回馈。这意味着,在慕课正式录制之前,主讲教师更像是“导演”,要规划完整的课程大纲,也要设计好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中,我们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把课堂讲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模块,是讲授汉字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的整体纲领。另一个模块,是讲解具体的汉字,围绕汉字与人体世界、天地世界、动物世界、人文世界展开,从具体而准确的汉字讲解出发,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的课堂,一声下课铃响,一节课就结束了。而慕课的录制完成,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不少幕后的工作:和制作公司沟通课程的剪辑,在慕课平台线上答疑讨论,在线下课堂中,和传统教学的融合,都有不少需要尝试。特别是和线下的课堂教学的融合,有不少新的收获。

首先,教学内容的拓展。《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作为通识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汉字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经典、走进传统文化的大门,培养高素质的传统文化继承人才、推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此门课程不仅是汉字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更是加强学生对汉字汉字的情感,并以此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正是在这个整体目标的指导下,为了打好阅读典籍的基础,本课程开设在大一,也是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第一学期。但这学期的特点是教学时间有限,除去国庆、军训和其他节假日,总体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13-14周左右。因此,在没有引进反转课堂之前,我们的讲授时间比较紧张,很多内容不能充分地讲解和延展。本学期引进反转课堂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我们录制的慕课时长为500分钟,相当于正常教学的5-6周时长。线上线下总学时可以达到20周学时,不仅可以将传统课堂内容完成,还有了充分的讨论时间。达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教学体系组织管理更为高效,提高了汉字文化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汉字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教学方法的改变。本课程教学类型为人文类通识课程,选课人数较多,每年均超过三百人,我们分两个平行班进行讲授,每班人数近二百人。由于人数多、教室大,很难在线下课堂中组织有效讨论,因此课堂教学均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仅局限于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尚不能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加入MOOC+SPOC模式线上课程后,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后,我们都在线上布置思考题目,给出阅读书目和阅读资料,并请助教在SPOC区域组织讨论。

例如,我们在讲授《说文解字》部分时,给学生布置的讨论题目:

1、请大家阅读《说文解字通论》,谈一谈《说文》中收录了哪些形体,它们分别指称什么?可以查阅其他资料,思考汉代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的影响。

2、酉部下很多汉字在现代已经消失了,有些字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请你谈谈都有哪些变化,试着想一想原因?

学生们在讨论区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上学到的原理和知识进行研究、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主动去查阅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很多思考都很有深度和见地。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讨论分分类筛选,反过来在线下课堂上总结引导,真正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改进的思路和空间。

其次,教学深度的加强。由于MOOC+SPOC模式的开放性,可以使课程知识覆盖面更广,并以此使教学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差异性。MOOC+SPOC模式中,学生既有专享的SPOC讨论区,又共享MOOC讨论区,因此,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参与跨校大讨论(MOOC讨论区),亦可进行专有讨论(SPOC讨论区)。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让学生加入了MOOC面对社会人士教学的测试与考核,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认知的差异。这些都使教学突破的传统的单一层面,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广度。

因为是首次尝试线上线下反转教学,还有很多方面实践得不够充分。比如,学生课下进行慕课学习,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且也可以去回答其他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线下课堂上分组进行质疑和答辩。这对学生的查阅、思考、总结、表达都会是有效的训练和提升。但因为班级人数过多,充分的讨论答辩都无法在课程上深入实践。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小班教学,有效发挥反转课程的优势。

总之,如何教好汉字?如何面向广大学生、社会大众展现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与魅力?需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汉字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我们还有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米乐m6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