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 北师大“防灾减灾工程学”: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培养学生防灾减灾使命感
发布时间:2020-06-29  阅读 次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刘凯副教授在讲授“防灾减灾工程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整体布局,局部优化”的教学设计策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的防灾减灾专业人才,落实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

 

   “防灾减灾工程学”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针对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与防灾减灾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开设。课程主要讲授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成灾机制与防范措施;从多学科角度,使学生掌握灾害防治的核心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的防灾减灾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内容与思政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很好的担负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经过六年的建设,已经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反过来,明确了课程思政目标后,课程的知识点也有了价值主线,提升了课程的立意,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放大效应。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

  “防灾减灾工程学”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采用“整体布局,局部优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整体布局指的是整体教学设计要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我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国家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引导他们树立理想信念,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发展。所以整个课程从始至终列举了一系列灾害案例,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切实感受到灾害对人类生命的冲击;同时,也让学生深切认识到防灾减灾事业任重道远,使他们带着一种深切的使命感来学习这门课程,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发展。

  二、局部优化指的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优化设计,将爱国情怀、唯物史观、社会责任、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设计和融入在课程中,深入挖掘各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精准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合理安排各个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在风灾害与防风工程教学单元中,选取了港珠澳大桥作为案例,讲解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如何进行结构抗风设计的,增强学生技术自信、理论自信,对科学的热爱以及报国的热情。又如,在洪水灾害与防洪工程教学单元中,我们讲解20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工程的设计原理,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认识到所有的历史都是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工程更是人民创造的,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文明中汲取智慧。

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分享

  一、课程思政要与时俱进。我们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不断增强相关案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发学生共鸣。以防灾减灾工程学为例,以往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传统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程,如地震、台风、洪水等。今年的新冠疫情广受关注,我们就把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的“防御工程”设计引入到课程中,讲解了方舱医院的选址、建设和功能。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在课程群里纷纷表示涨知识。在这样的案例中,同学们还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采用多元形式开展课程思政。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会采用实地调研这样的实践活动来配合课堂内容,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地进行灾难教育,还有今年的课程设计,同学们正在开展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震害模拟与应急预案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怀。

 三、避免形式主义。课程思政不是给课程贴一个“思政课”的标签,要将价值塑造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并且用知识和技巧将其传达给学生。授课过程中要恰当有度、润物无声,要基于真理、基于事实、基于科学,将思政内容在专业课程里进行升华与延伸。

  四、重视自身素质提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础。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引导。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主动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政治觉悟,并把教书育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中。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刘凯副教授)

米乐m6官网